由TRCA主辦的「2025年運輸安全研討會」於10月22日圓滿舉行,本次研討會匯集產官界代表,針對當前毒化災預防及應變、AI智慧化管理、運輸安全評鑑及實務應變經驗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度交流,透過科技賦能與跨域整合,共同建構高效率、高專業、高穩定的化災災防體系,以實現永續發展、安全運輸的願景。
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盧家惠副組長首先闡述了「毒化災預防應變體系展望」。為應對近年來重大的化學物質災害,管理的核心策略是「預防與降低毒化災最有效的方法:強化業者應變能力、於災害初期有效控制。」;透過《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》的應變專章,推動危害預防應變計畫提報,並落實專業應變人員訓練與認證。此外,化學署也將持續推動科技防救災,如利用機器犬搭載紅外線熱像儀等偵檢設備深入災區,確保救災人員安全。
面對工業4.0浪潮,華運倉儲謝輝男廠長分享了「AI強化石化原料倉儲安全管理暨工廠智慧化推行」。石化產業正朝向數位化與智能化轉型。華運導入偵準系統,結合視覺影像及熱影像雙鏡頭與AI演算法,能在10秒內快速偵測火焰、煙霧、氣體洩漏與高溫異常。工廠智慧化的趨勢還包括利用AI影像分析實現工安智慧影像分析功能,如PPE(個人防護裝備)監控、人員行為監控(如違規吸菸、人員倒地),大幅提升安全管理的成效。
在遴選合適的化學品運輸商方面,台灣巴斯夫陳穎亮經理說明了「運輸安全評鑑機制」,透過問卷項目評估嚴重度與可能性,進行全面的運輸風險評估,遴選符合法規要求和行業標準的物流供應商。
本次研討會也透過實戰經驗分享,為與會者帶來新思維。僑力化工羅琪兆經理回顧了「台61線西部濱海公路氫氟酸ISO TANK貨櫃車遭後車追撞事故」。此事故提醒我們運輸風險的不可控性(如其他用路人的未注意),強調處理道路運輸事故的應變效率,並在事後思考如何再將應變量能提升,以及定期強化應變演練的重要性。
由於化學署自今年度起全國性聯防組織實作測試新增移槽作業項目,測試重點包括:通報啟動聯防、個人防護具穿戴、除污站建立及移槽作業程序。長春集團與台塑公司則以作為第一批受測對象,分享測試前、中、後的準備及改善經驗,達到聯防組織間交流的效果。
如何從管理層面確保化學品車隊的安全,則由愛豐通運和啟盛交通兩家運輸公司,分別分享在運輸安全的管理實務。愛豐通運林竺瑩處長分享「化學品運送車輛安全管理經驗」,在司機員、車隊、車輛維護、應變安全作業等管理面向,系統性地提升化學品運輸車隊的整體安全水平;啟盛交通林東峰執行副總經理則提供了「胎溫胎壓管理效益」的具體數據,如何利用現代科技,精準監控車輛的胎溫胎壓,進而預防爆胎意外、提升行車安全,並達到降低成本的綜合管理效益。
本次研討會成果豐碩,TRCA將持續秉持「責任照顧」精神,深化跨域合作,並推動產業採用先進技術與管理機制,共同提升化學品運輸與應變的整體安全與韌性。

